如何唱好美育“双城记” 成渝高校专家智库云上共聚建言献策


  论坛截图。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12月14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和四川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指导,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共同主办的“艺享双城——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育论坛”在线上举行。

  据了解,论坛立足内外循环发展新格局,服务成渝地区经济圈国家战略,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美育承载美好生活,以论坛汇聚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激励更多学者参与和投入美育事业,提高全社会对美育的关注与认知。论坛分为主旨发言阶段、双城美育-川音川美对话单元、“双城大中小学美育”单元、“双城美育评价”单元等多个环节。


  论坛截图。受访单位供图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张杰表示,本次论坛,从横向上看,突出了成渝双城手拉手,作为对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美育回应。从纵向上看,包括大中小手拉手,期待能通过论坛,推进师生对艺术教育、学校美育的理解、认识和实践的纵向贯通。他希望,借此论坛,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人才培养道路上,贡献川美更大的力量。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侯钫致认为,论坛为成渝两地美育工作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设置专家主旨发言、川音·川美——美育对话、双城大中小学美育、双城美育评价等板块,能够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分享成渝双城乃至西南地区美育的创新经验与实践成果,共同探索新时代美育发展方向和路径,发掘美育新内涵、构建美育新体系、拓展美育新境界。

  在主旨发言阶段,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教授以“艺术院校的人文教育”为题,提出加强艺术师生人文教育的期许。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教授深入讨论了“美育学学科的构建与可能”,为蓬勃开展的美育实践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认知。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从涵养本性、人格美育、人生乐境三个层次,提出“成己”——即为“中国传统美育的发展性功能”。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标修订艺术组召集人彭吉象,作了关于艺术教育课程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深入解读。

  据了解,四川美术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期待通过论坛汇聚更多有志于美育工作的社会力量,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在促进美育人才培养、完善美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深化美育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做出更多有益探索,助推成渝地区共享美育资源、共谋美育发展,推动成渝两地在学校美育、展馆美育、社区美育、乡村美育、智慧美育、生态美育等方面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