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与张艺谋、樊跃合作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先河,任志强说她是“语言有特点”的“人民艺术家”,马云称她是“女马云”。
她便是王潮歌
代表作有:大型现代舞剧《乘愿再来》、原创歌剧《秦始皇》、“印象系列”演出:《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印象国乐》《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
大多数人对王潮歌的了解源于2008年奥运会上与张艺谋的合作,事实上,过去三十年,从人民大会堂到马六甲,王潮歌从未离开她所热爱的舞台。她说人生的脚步都是一步一步走的,而一直以来支持她不断前行的,是“对于艺术的敬诺”。
▲《印象·刘三姐》剧照
2003年,王潮歌与张艺谋、樊跃组成的“铁三角”凭借“印象刘三姐”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大型实景演出开创者;2008年,三人携手中标北京奥运会核心创意团队,向世人呈现了一幅“浪漫”的中国画卷;2013年,王潮歌独自创立的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横空出世,她用自我颠覆突破了过去十年连推七部的“印象系列”,完成了她作为一个现象级导演的文化蜕变;2018年,“又见马六甲”乘着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跨洋出海。
▲《又见马六甲》剧照
《又见马六甲》是历时五年完成的一部文化艺术精品,它的成功首演,不论是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互鉴融合,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共鸣,都让王潮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这部作品对她的考验也是巨大的。
2018年7月7日,《又见马六甲》在马来西亚公演,十年前,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是王潮歌第一次带领自己的团队出走海外,她事后回忆这次创作过程有很多的不习惯,“我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用他们民族的目光去看待一切,各种各样的地方我都需要花巨大的努力去克服,特难”。
她需要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传递世界共通的情感,最后把作品定位在一片乐土上,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和睦相处。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颇具挑战的项目,王潮歌坦言,因为肩上担负着国家的使命。
▲《又见马六甲》剧照
马六甲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一站,郑和七次远航,五次驻节马六甲。 2013年10月,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的文化项目《又见马六甲》完成签约,王潮歌记得签约当天,背后就坐着习近平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五年后,“又见马六甲”剧院落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方在东南亚地区承建的首个交付使用的文旅项目。截至目前,它也是马六甲最大的单体公共建筑,是全马来西亚技术最先进的剧院。可以说,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文化品牌输出,这部作品从一开始就背负了太多的期待。
▲《又见·马六甲》剧照
《又见马六甲》整场演出中,马六甲的八百余年历史被一一展开。这里有建立马六甲城的拜里迷苏拉王子的传说,有为马六甲带来贸易与繁荣的郑和舰队的传奇,有马来人与华人结合而成的种族--峇峇娘惹的历史,有各民族的母亲共同抚育孤儿长大的动人故事,有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的神圣,也有着执着坚守的风筝匠与所有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始终坚持。马六甲古城的起源与发展,多个民族在马六甲繁衍生息,历史进程与文化交融,都在《又见马六甲》中获得了完美的展现。
在《又见马六甲》中,观众看到的不是苦难,而是生生不息的繁衍和传承。王潮歌导演用人类共同的命题再一次完成了这一次的跨国巨制,中国的导演,世界的眼光,人类共同的梦想。
王潮歌曾经说过,她不做极品,只做绝品。《又见马六甲》是王潮歌导演的又见系列的收官之作。她把马六甲的人文与自然、遗憾与欢笑、逝去与新生,都凝聚在这短短的70分钟作品里。这部作品是跨文化的对话,是深层次的文化共鸣,能够唤醒民族和历史记忆,增强互信,广开合作之门。
“一带一路”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第二十五届中新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盛典将会实地观看著名导演王潮歌首部海外大型史诗级情景剧《又见马六甲》,无与伦比的情境体验将带领师生们一起穿越6个世纪的马来西亚,徜徉在马来的历史长卷之中。
umeng84747
人才招聘|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中国艺术教育网 ( 京ICP备20029094号 )
GMT+8, 2021-4-17 10:12 , Processed in 0.026310 second(s), 14 queries .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609A 邮编:100082 Email:chinaartedu01@163.com
联系方式:010-62233262,62257567(兼传真),13910212549
法律支持:盈科律师事务所